市场链变革最近,海尔首席执行官张 xx 与管理学者胡 xx 谈海尔进行了 6 年的市场链变革实验、国际竞争力、产权纷争以及中国企业家的“苦累” 市场主义及其工具化 胡:海尔的市场链根据当初所说的 10 年的说法已经进行了 6 年,您觉得流程再造的实质是什么? 张: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把企业打造成一个让到这里来的人不再感到工作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是迫于压力在干,而是感到他自己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其实我自己一直在想,企业结构不管怎么复杂或者怎么高级,假如说到家的话还是人。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一个事实,比如有的人说“我就是累死我也乐意,因为我在这儿心情很舒服,”或者是“我觉得领导不错,我同意跟着他干”,这些人就会在企业干下去。但有的人说我觉得在这儿工作很舒适,待遇也不错,但我就是不愿在这儿干,因为我不快乐。所以,我希望能够把这个企业打造成一个平台,每个人来了之后能够有自己的一个进展空间。根据他这个空间,自己来给自己做规划,但是要把他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同企业的进展结合起来,这是非常困难的地方。 有些企业,像麦当劳、肯德基,整体上可以是个巨无霸,但是具体到一个店,可以做到非常有活力。这就非常不简单。现在 500 强的排名,我注意了一下,好像流通业在往上走,像沃尔玛、可口可乐,其实戴尔我也认为它不是从属于制造业,它就是服务业,就是流通。所以假如流通非常重要而且你要把流通做起来的话,那么很重要的就是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要反应得非常快,同时又要非常准。假如不是每个人都对市场有反应的话,企业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我们搞的与其说是企业流程的再造,倒不如说就是对人的再造。从开始到结束,用 10 年的时间能不能完成,实际上也是一个问题。原来我们一开始提出来 10 年目标,大家好像觉得非常遥远,肯定没问题,现在看来也未必。 胡:您的意思是 10 年也未必能如期完成,是吗? 张:对,对。 胡:假如 10 年的时候未能如期完成,您的意思是接着弄? 张:当然,可以这么说。你必须要完成,假如完不成,也要再做。当时为什么要定 10 年呢?因为从那时候起到 2024 年,我们设想,可能已经入世好几年了。假如你到那个时候还完不成的话,可能就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企业能不能生存就是一个问题。假如不能如期完成,我可以再继续做下去,但企业就很难有什么大的竞争力。退回几年去大家都不认为入世对我们这个行业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看,制造业很多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