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巨大中华之中兴通讯全面分散系统风险的中庸之道(DOC56页)

巨大中华之中兴通讯全面分散系统风险的中庸之道(DOC56页)_第1页
巨大中华之中兴通讯全面分散系统风险的中庸之道(DOC56页)_第2页
巨大中华之中兴通讯全面分散系统风险的中庸之道(DOC56页)_第3页
《巨大中华之中兴通讯全面分散系统风险的中庸之道》 作者:米周 尹生 “北京同道新文”策划 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第 1 卷“巨大中华”之“中” 第 1 章“巨大中华”之“中” “中华”之崛起 20 世纪 80 年代,全国上下从农话到国家骨干电话网,用的全是国外进口的设备,它们是分别来自 7 个国家的 8 种不同制式的机型,通信业早期流行的“七国八制”的说法就由此而来。据说,在北京,几乎可以找到全部 8 种制式的机型。多制式造成了互联互通的复杂性和通话质量低下。另外,这些产品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价格高昂:欧美厂商的价格一般是每线 300—400 美元,日本厂商的尽管便宜,也需 180 多美元。 “七国八制”的进口设备垄断市场的格局,直到以“巨大中华”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崛起之后,才得以彻底改变。“巨大中华”这一叫法,据说是由信息产业部前部长吴基传首创。因为很凑巧,当时通信设备制造领域进展最快、实力最强的几家企业巨龙通信(以下简称“巨龙”)、大唐电信(以下简称“大唐”)、中兴通讯(以下简称“中兴”)、华为技术(以下简称“华为”),头一个字联起来刚好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巨大中华”。 曾几何时,“巨大中华”是中国通信制造产业的代名词,4 家企业凭借在万门交换机上的群体突破,将长期在中国“横行无阻”的“七国八制”一一击败。几年之后,由于技术的革新,移动和数据通信替代交换机成为通信业的主流产品,在这次行业转型过程中,国内厂商之间也出现了差距,而且主要因为体制问题,差距越来越大。曾经在交换机技术上领先于“中华”的“巨大”逐步衰落,而完全属于外行介入、没有科班背景的“中华”反而后来居上,开始在全球通信之林中塑造着中国通信业的领先形象。目前,它们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固定网络领域,在移动、数据、光通信、3G、NGN 等现在或未来的主流领域,它们都有自己的出色表现。而且随着它们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加速,越来越引起全球通信业广泛的关注和行业巨头们的警惕。 尽管从成立的时间上看,中兴和华为要远远早于巨龙和大唐,但实际上,论政策资源和技术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位于北京的巨龙和大唐都优于位于深圳的中兴和华为。成立于 1995 年的巨龙由数家国有企业发起,目的是推动中国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 HJD04-ISDN(以下简称“04 机”)的产业化。04 机早在 1991 年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讨论人员邬江兴主持研发成功,基本上汇合了早期中国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办公文档专营+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办公文档,欢迎选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