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承包工程风险分析与管理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成效显著,对外承包工程的进展突飞猛进。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 2064 亿美元,签订合同额3295 亿美元。2024 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4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3%;新签合同额 7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6%.目前,拥有对外承包经营资格的企业数量达到 1600多家,经营围遍布各个行业。承包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EP、EC、EPC、EPCM 等模式广泛应用,使得承包商在工程项目中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境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向国际的必修课- 一、境外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类别 目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外部环境风险 境外工程项目因所处国家、地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外部环境风险对其影响很大。因项目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各风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影响,也使得情况更加复杂。1.政治和社会治安风险 境外工程项目从开始投标到完工要持续很长时间,至少两三年。国际形势的变化、项目所在国政局的变动、社会动荡、暴乱、恐怖主义等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制裁、项目所在国的政权交迭以与政局变动常常会使项目面临被迫中断的风险。例如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使所有项目都陷人停顿。战后由于政局不稳,搁浅的项目很难再度启动使承包商遭受了巨大损失。恐怖主义、动乱、种族冲突殃与在当地从事经营和工程活动的我国企业和人员,极威胁着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中国的企业和人员被盗、被抢劫、被绑架甚至被杀害的事件日渐增多,境外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需要引起我国境外工程承包企业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2.政策和法律风险 国家政策和法律是企业必须遵循的。政策法规对市场的稳定和进展起到主导和调节作用。在境外工程中,承包商同时受到本国和项目所在国两国的政策和法律的制约。政府在税收、进出口、外汇管理等方面政策的调整可能给承包商带来风险。例如,我国政府在去年对部分钢材产品、矿产品等开征关税,使一些项目凭空增加了一笔很大的开支,承包企业倍感压力。各国的国情不同也导致了法律法规的差异,在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时会因为一件小事引发一场官司,不仅耗时费劲,还给承包商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当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