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砌体结构裂缝防治1.1 产生部位1.1.1 砖砌体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柱接触处产生竖向裂缝。1.1.2 房屋底层窗台墙上出现竖向裂缝。1.1.3 在错层砖砌墙体上出现水平或竖向裂缝。1.1.4 顶层墙体产生水平或斜向裂缝。1.2 酿成原因1.2.1 砌体材料由于膨胀系数不同、收缩量比不均匀、伸缩变量不同,受温差影响而引起的裂缝。1.2.2 房屋底层窗台墙上出现的上宽下窄竖向裂缝,一般是由于窗间墙与窗台墙荷载差异、窗间墙沉降、灰缝压缩不一而在窗口边产生剪力,而在窗台墙中间产生拉力造成的。1.2.3 房屋两楼层标高不一时,由于屋面或楼板胀缩或其他因素而产生推挤,形成在楼板错层处出现水平裂缝或在纵墙上出现竖向裂缝。1.2.4 顶层墙体因温差产生变形,或屋面、楼板设置伸缩缝而墙身未相应设置,以致墙体被拉裂产生斜向裂缝,或在女儿墙根部产生水平方向裂缝。1.2.5 设计与其他原因1.3 设计方面1.3.1 住宅工程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24)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采纳天然和复合地基的住宅工程平均沉降计算值不大于150mm。1.3.2 住宅长度大于 40m 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围适当放宽。1.3.3 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 120mm,纵筋不少于 4φ10,箍筋 φ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 1.3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 3φ8。1.3.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 3m 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 120mm 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实行钢筋混凝土框加强。1.3.5 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 240mm。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M7.5。1.3.6 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1.3.7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纳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1.3.8 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纳专用砌筑砂浆砌筑。1.3.9 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纳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纳上述材料时,墙面应实行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1.3.10 外墙应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