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与使用指南(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与使用指南(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学生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涵解释]“优秀生源”不能仅从分数衡量,要包括“质”和“量”。“质”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生源对本专业的认识(认知度:对本专业了解的程度)和认可(认可度:喜爱本专业的程度);二是他们具有相对好的成绩(如,新生高考成绩、在校学习专业分流(一年级、二年级)的成绩)。“量”表示生源的充足性。“优秀生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学校、行业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专业的表现形式不尽一样。“制度和措施”重点关注学校对专业的要求和专业实行的措施,通常包括专业生源质量分析、专业自身优势分析、招生宣传、奖学金、助学金、在校生专业认可度分析等方面。制度措施应该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有人员、条件保证执行和落实。此外,还应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促进制度改进完善。[专业自评和专家考查重点]. 与专业招生有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包括学校管理文件中给予专业的责任和专业自主的制度等,特别是专业承担的提高生源质量的责任和落实责任的具体措施,对各项制度和措施效果的分析评价情况。. 专业对生源的期望,以与近三年生源状态和进展趋势分析,包括入学生源状况、在校生对专业的认知度、认可度以与学习意愿等;. 保障有关工作正常有效进行的机制和执行情况。[常见问题]. 仅列举学校层面招生制度,专业对于吸引优秀生源的责任不明确,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 仅列举近年专业新生高考成绩或专业分流学业成绩,并未对生源状况(包括专业分流)的变化等进行分析,并实行相应措施;. 对在校生的专业认可情况没有进行调查分析,更没有针对分析的结果实行措施,甚至对生源流失没有足够关注。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涵解释]专业应开展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工作,帮助学生达成毕业要求,实现学生进展。各项指导活动中,学生学习指导是重点,其它指导活动从不同侧面予以支持。专业任课老师应在学生学习指导工作中发挥主力作用,结合课程教学开展学习指导工作。学习指导应实现以下目标:首先,应该让学生清楚专业的毕业要求,对自己毕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有所预期,并对实现毕业要求的路径有所了解;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每一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课程学习与实现毕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