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教学运用意念仿拟教学模式 面对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以往只强调单方面灌输理论知识的教育方式,已不足应付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声浪一波波袭来,无不要求我们的教育方式及内涵,除了在充实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之外,更应该能够给予学生生活适应上所需的应变解决能力,并培育其独立思考、求新求变的制造能力,充分发挥各个学生所具有的潜能。而在注重应用能力培育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这一点尤显重要而意义重大。如何启发学生的思考、如何学习及如何应用知识去创新、制造及解决问题,也就成为了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管理学科教学创新模式的改革,要给学生提供参加管理实践的机会,引入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学,制造一种虚拟的企业管理运作环境,使得学生可以置身其中,亲身体验管理实践的特点,进而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管理实践,从而加深对管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本文在总结了传统管理学科教学模式理论讨论以及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在管理学科课程教学上引入“意念仿拟”,让学生不仅要对管理实践进行情景思考、仿真,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思考、仿拟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认知“意念”,进而加深对学科理论的认识和掌握。 1 意念仿拟教学模式的提出 人们对于意念及制造力相关问题的探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哲学的思辨状态。1896 年,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发表《遗传的天才》一书,象征使用了科学方法讨论制造力的开始,而在其首创的“自由联想”试验中,从意念的角度阐述了制造力具有“不可思议”的扩散思考能力的基本特质,这一论述可谓是制造力测验及意念仿拟教育之滥觞。1896 年比奈和亨利用“墨渍图”与“以字词制造句子”等开放性题目测量创意,1950 年基尔福特在其发表的《制造力》一文中提出的“三元智力”模式教育,开启了现代意念制造思维教育的新模式。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以及建构学习基础理论的讨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即对案例研讨情景进行“仿真”,使学生从“意念”上身临其境、能设身处地地思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到真实的情景之中并能解决管理中的各类现实问题。由于具备趣味性浓、真实感强的优势,因此这种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国内外注重实践的商科类院校的广泛关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的 Campell 和 Tatro 两位教授为该校的 MPA 教育实践设计了一种“将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