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培训模式在静脉导管维护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工作坊培训模式在法律规范护士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全院进行静脉导管维护质量控制调查,并对 54 名静脉治疗小组联络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纳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理论考核以百分制计分,划分4 个等级。结果:培训前静脉导管维护质量控制检查,冲管及封管、输 液 接 头 护 理 、 静 脉 导 管 固 定 及 撕 除 贴 膜 的 合 格 率 分 别 为85.00% 、 82.00% 、 80.00% 及 75.00%; 培 训 后 合 格 率 分 别 为95.00%、100.00%、96.00%、98.00%,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培训后为(87.98±7.43)分,显著优于培训前的(78.19±8.91)分(P<0.01)。100.00%的护士认为此培训方式对以后静脉导管维护有帮助;96.30%的护士对此培训方式非常满意。结论:工作坊培训模式既能有效提高护士的静脉导管维护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又能有效激发护士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了培训效果。 【关键词】工作坊模式;静脉导管维护;护士培训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静脉导管装置种类的增多及对输液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导管维护不当可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刘名君等[1]调查 144 所安徽省各级医院静脉治疗现况,显示在静脉导管维护方面,正确实施冲封静脉导管及接头更换的医院仅占 58.33%。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专业、法律规范的静脉输液治疗维护,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院于 2024 年 4 月对全院静脉治疗小组成员进行静脉导管维护理论水平调查,针对薄弱环节,采纳工作坊模式进行重点培训,包括理论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指导、总结提炼、体验分享。工作坊是一种应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培训的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参加、互动等培训方式,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参加者及培训者学习积极性,补充了单一、呆板的单向授课方式,广泛运用于学校教学和在职培训[2]。本讨论将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静脉导管维护培训中,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来自全院 54 个护理单元静脉治疗小组联络员,均为女性,年龄 22~50(31.78±5.36)岁,本科 32 名,大专 22 名,工作年限为 4~30(9.65±5.61)年,主管护师 20 名,护师 28 名,护士 6 名。1.2 方法。1.2.1 成立工作坊管理和培训小组管理小组由 1 名分管静脉治疗的护理部主任和 1 名静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