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讨论 内部控制直接关乎企业生产经营及经济利益,决定着企业未来走向。尤其是现代工业企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劳动分工精细、生产过程持续均衡、生产社会化等特征明显,必须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升盈利能力,促使工业企业持续、健康进展。 一、工业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一)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内部控制可明确各部门职责,以及工作合力划分,出现问题可及时追究责任。同时提高了部门、员工任务完成的主动性,确保内部控制效率。(二)促使企业持续进展。鉴于工业企业生产科学且系统,协作关系复杂、严密,同时生产具备一定比例性,对比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分工明确,约束员工行为,实现工业企业良性运作。(三)规避企业风险。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可持续进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尤其是面临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促使着企业加强完善内部控制,法律规范员工、部门义务与责任,实现企业科学内部控制。(四)法律规范会计工作。企业会计工作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必须围绕现行的会计法规定,确保企业会计工作法律规范展开,法律规范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二、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建设不足环境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一部分,直接关控制体制实践的理想程度。我国是工业大国,岗位业务、职责必须可续划分。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业企业在职能界定方面并不完善,体制执行力不足且缺乏监督。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相关票据界定模糊,会计岗位工作效率低下,会计信息问题时常出现。加之管理层、领导层缺乏内控意识,导致工作人员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致使内部控制主观性强,体制实践形式化。同时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归属感、向心力缺失,增加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难度。(二)内部控制体系不优化。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关乎经营全过程的管控效果。在实践中涉及环境分析、信息沟通等监督内容,更是各部门、员工等共同努力、维护的结果。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业企业,对内部控制内容的统筹划分模糊,环节分工不明确,未设立监督审计部门,即使设立了部门但形式化严重。加之各环节信息沟通不畅,监督力度不足,导致内控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大部分企业财务数据分散性强,数据收集、整理工作难以有序展开,不能为内控工作提供价值依据。加之企业自身框架复杂,信息沟通闭塞,导致企业管理难以有效落实。(三)评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