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乒乓球队员步法训练讨论 1 步法在乒乓球基本技术中的作用 世界乒坛进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速度、旋转、力量和变化紧密结合,运动员必须学会在越来越快速和激烈的对抗以及变化的条件下,熟练而准确地运用技术、战术。“在世界大型竞赛时,运动员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身体、精神、心理的负担都很重的前提下,连续进行十几天的竞赛,由于身体素养训练水平较差,在竞赛的后期,降低了球的速度和力量而输掉竞赛的例子举不胜数。”[3]因此,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具有较全面的技、战术能力以及较好的身体素养,而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是身体训练的重要环节,脚步移动快和慢,是乒乓球技术运用的基础。步法训练除了快速灵活外,更需要耐力素养来保证。 2 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速度训练对步法的影响 少儿时期是提高身体素养、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运动员的身体素养和基本技术基础打得如何,不仅关系着该运动员今后的进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未来运动训练是一个复杂过程,也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首要途径。最佳训练效果的获得,不仅仅依赖于对训练过程科学的组织,还依赖于对整个训练过程施以有效的控制。 3 抓住少儿速度灵敏敏感期夯实步法速度基础 3.1 速度的敏感期优先安排速度训练。由于少儿特别的生理特点,其速度和速度耐力在不受训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有限增长。这一时期是进展速度素养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要抓住速度素养进展的敏感期进行安排训练,平常多安排进展速度为主的项目训练。3.2 灵敏素养要配合速度进行强化。灵敏素养表现为控制动作的力量、时间、空间参数的能力。在乒乓球运动中表现为对球的空间变化做出精细的推断,并尽快做出反应应对动作。5-6 岁明显增长,7-10 岁增长最快。在少儿乒乓球队员的训练安排上,根据项目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灵敏素养的训练方法,控制强度的同时,将灵敏素养和速度素养交叉练习,辅以专项的步法移动,促进少儿素养进展敏感期步法灵活性、速度得到提高。 4 当代少儿乒乓球优秀队员选材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训练体制是所谓的“一条龙”“金字塔”体制。通过运动选材,把那些优秀的运动员苗子,尽量无遗漏地吸收进“一条龙”体系中通过层层筛选,优中取优,推举和输送到更高的训练层次中将那些不适宜从事竞技运动的青少年予以淘汰,及时转项,“人尽其才”,选择更适宜他们的事业,发挥其才能,尽量减少资金、时间、人才的浪费。“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