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长江过去 1O 年的水质变化情况,以此来预测未来 1O 年长江的水质情况,并对长江的治理提供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在第一问中,我们从模糊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综合污染指数的概念,并运用该指数分析各地区的水质污染情况,得出结论,04 年较 O3 年恶化,O5 年有所好转;在第二问中.我们将 7 个长江干流观测点的水质报告表和基本数据表相结合,用每秒流过观测点的水中所含污染物的量减去上一个观测点的水中所古污染物经过白净后残余的量,即为两个观测点之间污染物增加的量,得出:高锰酸盐和氨氮的虽主要污染源在湖南岳阳城及其上游地区;在第三问中,我们建立了针对各类水所占评价河长百分比的一次累加拟合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得出结论:1O 年之后,I、Il 类水都已不存在,III 类水仅存 O.62%;在第四问中,我们采纳多元线性回归,得出长江流量,废水排放总量,Ⅳ类,V 类,Ⅵ类水占水文年全流域长度半分比之间的线性关系,以第三问中预测数据为基础,以未来 l0 年总共要处理的污水为目标,建立线性规划并求解。 关键词:归一化法;自净系数;一次累加拟合模型;时间序列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 基本假设 1)假设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自身降解系数为0.2(单位:1/天);2)假设观测点 j 和观测点 j+1 之间江水的流速是所测两点 j 和 j+1 的速度的平均值;3)假设忽略观测点 j 和观测点 j+1 之间增加的污染物的自净;4)假设 2024~2024 年的评价河长与 2024 年的评价河长相等;5)假设在 2024~2024 年间不会发生大旱大涝等自然灾害性天气;6)假设长江水的总流量,废水排放总量,IV 类、V 类、劣 V 类三种类别的水在水文年全流域的百分比之间成线性关系。 2 问题分析 问题一中数据较多,我们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求出每年各类水所占的一个百分比,以此来说明长江水质的一个整体变化趋势。针对各地区而言,我们可以把影响水质的四个主要因素进行加权,从而求出一个综合污染指数,以此为标准来推断各地区水质的污染状况。在问题二中,由于江水在流动过程中对污染物可以进行一定的自身降解,所以水质最差的地区不一定就是污染源,假如上游污染严重,那么经过积累作用,到达下游的时候水质也会变得很差。认真分析附表四,发现每年评价的河长差别很大,不利于我们建模求解。我们认为不妨从各类水所占百分比入手,预测出未来 10 年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