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规模酬劳递增理论的文献综述 摘要:早在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在阐述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候就突出强调了规模酬劳递增的重要性,但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主流经济学框架中对规模酬劳递增现象进行讨论的文献为数甚少。酬劳递增是新贸易理论的一大支柱性假设。规模酬劳递增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促进贸易及获得贸易利益,因此时讨论规模经济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规模酬劳递增;新贸易理论;贸易利益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讨论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自他之后,对规模经济的讨论转而采纳边际分析的方法。新贸易理论的规模酬劳递增的假设·既贴近现实又很好地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Paul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ll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 Romer(1986)的开创性讨论复兴了主流经济学对对规模酬劳递增现象的分析。从此,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是否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去探求规模酬劳递增的源泉·去分析规模酬劳递增的影响。 1 规模酬劳递增理论的论证 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运用大量的实证讨论证实了规模酬劳递增现象的存在,他们利用各层面的相关数据说明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规模酬劳递增现象。 Davis 和 Weinstein(1998)通过估量 13 个 OECD 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酬劳递增现象。他们估量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 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酬劳递增现象。Head 和 Ri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酬劳递增特征。 至于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规模酬劳递增现象。由于企业层次上的微观数据很难获得,所以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见。但最令人瞩目的就是 Lucas(199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讨论。根据 Lucas(1993)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舰的累计总产量每翻一番,生产一艘自由舰所需的时间就会下降 12%~24%。同时,在生产胜利舰、护航舰和坦克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模酬劳递增现象。 2 规模酬劳递增的源泉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