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绿色包装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包装发源于 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到 1992 年 6 月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进展宣言》、《21 世纪议程》,随即一个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绿色浪潮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在当今国际市场,对环保和“绿色包装”的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越来越多国家进口产品的必要前提。面对国际市场环保包装的挑战,我国为巩固扩大出口市场,努力进展绿色包装应对绿色壁垒成为必定选择。 一、绿色包装的内涵 “绿色包装”(GreenPackage),亦称其为“环境之友包装”(EnvironmentalFriendlyPackage),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进展的包装。也就是说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它包括了节约资源、能源、减量、避开废弃物产生,易回收复用,再循环利用,可焚烧或降解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内容。绿色包装的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将有待进展完善。 二、绿色包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在大力进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绿色包装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到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遭遇到的一道门槛。盛行于世界市场的各种绿色包装贸易壁垒直接威胁到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进展,对我国外贸出口的负面影响至少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一)出口商品贸易额和出口市场相对缩小 我国进入 WTO 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出从商品本身向商品包装延伸的趋势。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每年有价值近 240 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达不到国外发达国家的包装要求而受影响,而新奇水果、蔬菜、肉类和花卉作为我国出口产品中的大宗产品,由于包装粗糙致使保鲜水平低下、运输成本大大增加,损失率很高。我国出口贸易以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初级产品为主,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是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东南亚等发达或较发达的国家。其设置的绿色包装壁垒,大都是我国产品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的环境技术标准,使我国遭受了许多不合理的限制,出口市场相对萎缩。 (二)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加大,削弱国际竞争优势 为了达到进口国的包装要求、符合其包装法规,中国必须开发或进口新的包装材料,并对产品包装重新进行定位、设计等;为了满足进口国对包装物进行强制再循环和再利用的要求,中国不得不依靠进口国的销售商或废物处理中心来处理包装废弃物;为了获得国外的绿色包装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