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经理人业绩评析模型及应用 【摘要】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评价经理人的业绩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评价方法上,应尽量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来设计评价模型。文章立足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提出了由“财务指标——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和“非财务指标——董事会评价”构成的组合模型,并进行组合分析,试图建立一条经理人业绩评价的有效途径,为企业股权激励的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股票期权;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董事会评价 现代企业由于专业化、复杂化的不断加强,所有者很难独自完成企业的经营活动,故通过选举将所有权委托给董事会行使,形成所有权代理。董事会再通过契约将经营权交由经理人员行使,形成了经营权代理。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目标而作出违反所有者利益的行为,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所有者通常实行监督和激励两种方式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之间的目标,其中,激励是重要而关键的。如今,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包括股票期权(ESO)、管理层收购(MBO)、年薪制等。目前认为,股票期权是一个理想而有效的工具,曾一度被誉为美国激励机制的创举,甚至被称为“自公司制后资本主义的第二次制度革命”。 一、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施 股票期权,又称为“认股权证”,是企业所有者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时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份的权利。股票期权作为“奖励期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相容问题,它把经营者的未来酬劳和企业的长远利益(长期业绩和市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趋同。 理论上,股票期权是一种完美的机制设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不太完善的环境中,负面效果还是不可避开地暴露了出来。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理人薪酬决定机制存在弊端,股票期权监督力度不足,故股票期权实施环境与条件不够乐观;二是股票期权是对经理人常规收入之外的补充激励,应来自非常规劳动和业绩,但如今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够活跃,缺少专业化和高素养的职业经理人,行不成有效竞争,故股票期权激励效果不够理想;三是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股价和公司业绩的关联度不高,另外股价波动较大,难以有效反映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