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汽车企业海外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人世以来国内汽车企业开展海外经营的现状,指出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施海外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据此提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化效益,有效实施海外经营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汽车工业贸业风险 我国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不断提高,2024 年产销各类汽车超过 570 万辆,汽车业产值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1.4%,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出口 81.6 亿美元,首次实现了出口规模大于进口规模的历史性突破。但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及技术水平与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业规模提升和海外经营。如何加快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是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的现实选择。 1 我国汽车企业实施海外经营的现状分析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产业日益进展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的生产、服务、销售和研发体系,具备了强大的与汽车产品相关的钢铁、机械产品、纺织材料、加工设备、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等制造业配套能力和汽车制造技术,并具有了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开始参加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开展竞争。 1.1 进出口规模 人世以来,我国进出口汽车规模迅速扩大,在 2024 年实现了机电项目下汽车产品贸易顺差,汽车产品出口金额首次超过进口金额,实现了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历史性突破。据统计,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情况(如表 1), 2001—2024 年,我国出口汽车数量由 2.61 万辆增加至16.43 万辆,增长了 6.3 倍;金额由 2.06 亿美元增加至 15.10亿美元,增长了 7.3 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如表 2),2001 年也由 2.61 亿美元增加至 2024 年的 16.43 亿美元,增长了 6.3 倍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速度快于进口速度,汽车产品的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并在 2024、2024 年实现分别净出口 10.11 亿美元、58.89 亿美元。 1.2 实施主体 2024 年国内汽车市场开始步人增长期,我国汽车企业加快实施海外经营的步伐。目前,从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施海外经营的主体看,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如美国通用在华合资企业上海通用向菲律宾出 15GL8 多功能车、向澳洲和加拿大出 51 大功率发动机;日本本田在华合资企业广州本田向欧洲出口 3~5 万辆飞度小轿车;德国大众在华合资企业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