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规模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研究_0

小规模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研究_0_第1页
小规模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研究_0_第2页
小规模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研究_0_第3页
小规模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讨论 摘要: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但由于保护资金短缺、保护与活化成本高等问题,特别是规模偏小的历史文化名村,难以获得行政或者社会资金,其保护与进展面临更多的“小”苦恼。文章结合《狮山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璜溪村)》的实践经验,从区域协调、空间延伸、锚定法定规划等方面浅析小规模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进展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进展;区域协调 1 讨论背景 璜溪村始建于宋朝,至今七百多年历史。村庄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空间格局,肌理清楚、环境优美;留存有较多的明清建筑,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及历史文化价值。璜溪村被评为南海区“十大古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然而,由于保护与利用的不足,璜溪旧村现已人去楼空、渐显破败,亟需修葺维护并加以活化,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2 特点与问题 2.1 村庄规模小。璜溪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面积为 7.67 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的用地面积仅为 2.45 公顷。核心区内现有清代建筑119 间,民国时期建筑 15 间,明代建筑 5 间。为保持村庄传统风貌的完整性,规划将旧村内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都纳入为保护对象 。2.2 保护成本高。规划根据璜溪村的环境特点和传统建筑的破损程度,对村庄的水系、街巷、公共空间以及建筑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修缮方案。其中,规划结合了建筑保护等级和保护价值、建筑质量、建筑年代、建筑高度等现状要素,把建筑分为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改造、更新五种类。各类建筑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加固、修葺。根据与政府商定的初期维修、保护方案,仅建筑修葺和河涌驳岸改造成本就需要 1.3 千万元。假如要完成整个村庄所有传统建筑缮和传统街巷空间的修复估计,需要投入约 8 千万元。相对于璜溪村的规模和产出,单凭财政投入是难以为继的。2.3 活化难度大。根据以往保护类规划的实施经验,政府资金受绩效考核和行政许可等诸多因素限制较多,难以对单一对象进行持续的投入。因此,国内很多名村在修复完一段时间后又慢慢恢复破败。对于规模大、环境特点显著的历史文化名村可通过引入社会资金、注入现代功能,将“静态保护”改为“动态保护”,以保障保护的持续性。然而,规模小的历史文化名村由于游览线路短、特色元素少等原因很难吸引社会资金和资源。此前,璜溪村一直采纳静态保护的方式对村内有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修复,但笔者在 2024 年参加该村的保护规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从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小店,本店以公文和教育为主,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