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培育的实验讨论师大 林崇德 霍懋征等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应包括哪些结构,是如何进展的,这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众说不一。在过去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讨论中初步看到,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进展特点的讨论,必须要使讨论方式处于"动态"之中,即充分考虑到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使讨论获得可靠的、科学的结论。同时,我们还看到,小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其思维品质是相当重要的,讨论思维品质,可以作为讨论数学能力的突破点。 思维品质,是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人的思维就其发生和进展看,既服从于一定的共同规律,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又可叫做思维的智力品质,在小学生数学运算中,突出的思维品质是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四个方面。思维的的敏捷性就是思维过程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思维的深刻性也就是逻辑性,这是思维活动中抽象水平的表现,即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开展系统的理性活动;思维的独创性是指独立思考制造出有一定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这四个品质是区分儿童智力、才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提高儿童数学学习成绩的关键。 我们的讨论是密切结合学校第一线教学工作进行的,其目的就在于探讨小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来培育上述儿童思维品质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以我们的讨论结果来讨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结构和提出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的建议。 二、方法与步骤 我们通过横向方法与纵向方法相结合,教育与心理进展相促迸,使整个讨论处于"动态"。即从进展变化的观点来讨论问题, 围绕着小学生运算过程中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四个品质的培育,展开全面的实验讨论。(一)实验班与控制班的确定 讨论的被试者,系市幸福村学区二至五年级八个班学生,每个年级两个班(一个实验班,二个控制班),为了便于统计,随机取样,每班定 35 名,共有被试者 280 名。 实验班与控制班的被试者,均系就近入学;其中二、五年级实验班,都是儿童一人学就开始追踪讨论,三、四两个年级追踪仅一年时间,讨论前通过智力检查及语文与算术两科考试,成绩都无显著的差异(经过检验,P>0.1),组成一一对应等组;使用教材相同(都是全国通用教材);在校上课、自习及所留作业量相同,学生家长职业、成分大致相似,没有发现任何特别的家庭辅导,或增加练习量的现象。所不同的是选择实验班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