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探讨 摘要:当前,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素养教育观念早已深化人心,但还是有些老师对于学生情感方面关注较少,对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讨论国内外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优秀做法,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深化讨论,从而为老师提供提高情感教育能力的方法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情感教育;情感教学 当前,素养教育深化人心,小学都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教学目标,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形成健全个性的教育。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很少给予关注,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个体进展。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老师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进展,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和疏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情感教育以促进学生的个体进展为目标,主要关注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的情绪、态度、情感及信念,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西方学者很注重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进展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尊重学生的社会性情感,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的个性。当前,我国很多小学并没有将情感教育列入教育目标系列,还是过于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在教育过程中阻碍学生的情感进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沟通,不把学生当成是有感情的人。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进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 1.小学低年级情感教育内容 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相比发生质的变化,这一阶段要更关注孩子们情感上的过渡,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学校里的学习有趣、学校里的生活欢乐、学校里的老师亲切。老师可以利用晨会培育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班会上介绍红领巾,鼓舞学生以少先队员为榜样,争取不断进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生活[1]。到了二年级,可以慢慢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的情感。老师可以利用晨会和队课,教会学生维护集体荣誉,关怀集体,仔细做好值日生工作,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尊敬长辈,从小养成爱惜劳动果实,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吃穿,不浪费粮食,不偏食,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2.小学中年级情感教育内容 中年级的小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进展,评价能力开始进展,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道德认识水平仍然较低,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老师应利用品社课,增强小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这时的小学生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自控能力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