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智慧型大阅读教育策略的讨论鄢 摘要:小学阅读教育应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以促进学生“智慧阅读”为出发点,以培育学生“阅读智慧”、促进学生全面进展为终极目标。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情共读”等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构建“阅读场”;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兴趣的培育以与大阅读课程的开发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智慧的全面生成,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基。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阅读教育;阅读智慧;大阅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 1)08-00 58-0 4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规定小学1―6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相对语文课本上的300多篇文章不到40万字,这个量够“大”;此外,“标准”还提出要利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对阅读的速度也有了量化指标,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这是对学生阅读“智慧”的考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小学智慧型大阅读教育策略讨论”。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与讨论的目标 1.课题的核心概念 (1)大阅读:它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讨论阅读问题。从对象上看,它既关注学生阅读,又关注老师阅读和学生家长阅读,以期创设以学生为中心和老师、家长共同阅读的格局;既关注学生课外阅读容的思想性和容体系的科学性,又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优化和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既关注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的自主管理,又关注学生课外、校阅读的互动性,以期提高阅读的整体效应。 (2)智慧型大阅读:所谓智慧是指人利用知识、技能、智力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和才智。智慧型大阅读具有以下特征:1.自主性。阅读者具有积极的阅读心向,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为喜爱读书;2.实效性。阅读者能推断出文本容的优劣,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能快速地从书面语言符号猎取意义;3.制造性。阅读者能从文本中读出新意,读出美感,获得创新能力。 2.课题讨论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构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育策略, 体现从“知识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变的理念。它引导学生“智慧阅读”,培育学生“阅读智慧”,使学生喜爱读书、学会读书,从中猎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获得高效率和制造性的阅读能力。 此外,通过提倡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既能为儿童阅读创设良好的氛围,又有助于全社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