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体育教育分析及启示

小学体育教育分析及启示_第1页
小学体育教育分析及启示_第2页
小学体育教育分析及启示_第3页
小学体育教育分析及启示 1政策法规、课程标准及目标的制定 民国时期的小学体育课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1928年颁布的“戊辰学制”,作为南京政府教育的基础学制,规定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时间和各种科目[2]。学制的推行除了将公立学校纳入政府的直接管理外,也加强了对私立学校的管理。1929年中华民国大学院改制为国民政府教育部,是全国学术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蒋梦麟接替蔡元培任部长[3]。国民教育部成立之初,实行大学区制,首先在南京和北平试点,后因学生纷纷罢课,影响了学校的日常教学,最后被迫取消大学区制,恢复原有学制。同时国民政府着手制定许多新的政策法规,其内容涉及教育的方面,当然也包括小学体育教育。1932年12月24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小学法》,该法令共计18条,其中第二条规定了小学的学习年限为六年,前四年为初级小学,后两年是高级小学,这就为初小和高小的划分提供了依据[4];《小学法》第8条规定:小学学习科目由教育部统一规定,还要求地方视各自具体情况开设简易职业科,用于培育学生的独立能力和生存能力;小学还增设幼稚园,用于学龄前的儿童教育,这些条款都是在当时比较创新的规定[4]。同时,该政策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小学学制、管理体制、教学形式进行了规定,是中国小学教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进步。《小学法》也对体育教育作了明确规定,严格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该法令以及后续的小学体育教育政策的颁布,小学体育教育正式进入快速进展时期。民国时期对于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经历了多次修改和完善。1928年2月18日,大学院公布的《小学暂行条例》结合了中国的一些具体情况,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为各省市的体育教育行政机关进展小学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各省根据条例规定的章程,在学校的经费、校舍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努力,大力进展本省的小学教育,小学体育教育也正在这时期蓬勃兴起。1929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的体育目标既继承了民国初期体育目标中对于进展自身与培育公民道德方面的要求,又注重了对于团体精神的要求与培育,以期达到更加完善的效果。1931年,政府颁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中的体育目标主要重视学生自律以及忠实程度的训练,期望通过童子军训练、团体训练以及学校教育达到学生忠于政府教育的目的。1932年颁布的《小学法》及《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对于学校体育目标又进行了更为详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范哲铺+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想你所想,急你所急,你需要的都在店铺里可以找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