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业评价论文 1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存问题 1.1 改革没有解决深层次问题 为了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小学体育课程和学业评价标准的完善是重中之重。任何教育改革要获得实质性的成效,需要从深层次上完善学业评价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某些措施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问题。当前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主要在目标、内容、模式上实现了改革,但对学生的身心发育的关注仍然不够,无法从本质上提升体育学业水平,无法引导学生建立优良的体育事业观和终身体育意识。 1.2 改革没有为小学体育学业评 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具体指导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协调体育理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课程标准与学业评价体系进展之间的关系,但以往的体育课程改革并未对此做出具体的指导。又因为学业评价是常规工作,体育老师习惯于按部就班,思想僵化,因而无法掌握新的学业评价模式,致使课程改革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随着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体育老师应当对如何完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制订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转移学业评价体系的重心。结合实际需求和新课程内容建立全新的学业评价机制,为实践创新制造有利条件,实质性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2 反思传统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的弊端 对于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的分析与讨论,其目的是为了寻找增强学业评价进展的最佳途径,使其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获得快速进展,同时从整体上提高小学体育老师的综合素养。学业评价指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成绩做出的评价。体育学业评价主要是老师对学生的身体素养、体育项目的完成进行的测评,推断其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身体素养是否符合其年龄段的身体发育要求。通过学业评价体系,老师能够实现对教学目标的掌控,并促进学生尽可能地达标。传统的体育学业评价体系比较死板,无论是中小学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都是既定的,早已不能满足课程改革进展的需要。其中,传统小学体育学业评价系统的弊端主要有如下几点。 2.1 无法反映小学生自身身体素 质的问题与进展方向传统小学体育学业评价系统中,对于学生在测试中得到的名次、分数较为关注,其标准主要用来衡量其排名及是否能够达到运动员标准,对于小学生的运动技能、自身身体素养的问题和有可能鼓舞参加的体育项目无法做出反映。不具备激励机制和指导功能,很容易让小学生觉察不出自己的问题,让一些在大项目上落后的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