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型水库自动测报系统设计方案1 项目概述1.1 概况本项目拟建设小一型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水利局设置 1 处数据接收中心。1.2 建设目标与原则1.2.1 建设目标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实现水位、雨量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存)入(数据)库和数据检索。选用快速可靠的通信信道,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确保水情信息在 10 分钟到达水情分中心,20 分钟将实时数据共享到其它相关防汛部门,满足资料整编、预报和水情信息服务要求的目标。系统建设将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有效资源,综合运用应用电子测控、现代通信、计算机编程等技术,实现对雨水情等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结合地区降雨与数据管理特点,建设有效的、符合国家标准、与时、准确的防汛雨水情自动监测体系。在充分利用现有先进的成熟技术和已有成果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集信息采集、传输共享、安全存储、智能化分析管理等为一体的高可靠信息化系统,为各级管理部门的防汛抗旱管理工作提供全面、与时、准确的数据基础和支持平台。系统在技术手段上,采纳目前国行业主流技术,代表国行业先进水平;系统结构上达到架构清楚,层次分明,系统功能完善;设备性能上达到稳定可靠,数据测报与时准确。系统建设后,从数据测报、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等多方面形成多级监管模式,能很好的满足防办当前与今后一定时期防汛指挥调度管理的需求,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搭建平台。最终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的工作目标。1.2.2 建设原则“使水文监测基础设施向正规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进展,提高水文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水文测报站网,提高水文测报的自动化能力,建设一套可靠、先进的、与本流域相适应的水文信息监测系统,并与洪水预报系统、洪水警报、山洪预警等系统形成统一的整体,为防洪减灾发挥更大作用。2 系统方案设计2.1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标准2.1.1 设计指导思想满足当地气象、地理环境条件。符合《水文自动测报技术规》等相关标准、规要求。本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有用的原则,严格根据行业规和标准的指导思想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配置。系统应具有技术先进性,采纳先进的技术和平台,适应系统的进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开放性和兼容性。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与投资效益,应尽量选用模块化的系统设备结构,以强大的设备可塑性和可配置性满足小型水库所处的复杂环境和各种应用需求,并为将来系统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