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畜牧兽医局关于我县肉牛产业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县委、县政府:为了客观、准确地掌握我县肉牛产业进展现状,找准我县肉牛产业进展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讨论切合实际的进展措施,促进我县肉牛产业又好又快进展。根据县委王书记的指示精神,我局于近期组织人员对全县肉牛产业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化思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据调查,截止目前,全县肉牛存栏 5.一三万头,其中能繁母牛 3.11 万头;2024 年肉牛出栏 6.一八万头。为了列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争取省级草食畜牧业进展项目资金扶持,我县 4 月一五日上报肉牛存栏 8.58 万头,其中能繁母牛 4.77 万头。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一)存在问题1、养殖总量不足。据调查,目前全县共有养牛户 2.96 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 40.8%,户均养牛 1.7 头。养牛户数少、户均养殖规模小直接导致全县养牛总量不足。2、生产方式落后。现阶段,我县肉牛生产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小、散、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从调查情况看,85%以上的肉牛养殖户缺乏商品意识,不依靠肉牛育肥销售方式赚钱,以饲养可繁母牛生犊实现滚动式进展,饲养管理大多停留在上世纪80 年代的水平,秋、夏季以农田杂草和四边草地放牧为主,春、冬季以秸秆为主,补饲麸皮、饼类,饲养方式粗放,育肥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养殖水平不高。3、肉牛品种较差。目前,农户饲养本地牛的居多,肉质不好、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商品性能差。而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赞、红安格斯等品种较好的肉牛全县还不到 20%。4、环境污染严重。我县肉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整体较低,养殖场户(小区)大多缺乏必要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粪便污染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5、加工企业进展滞后。目前,我县还没有上规模的肉牛加工龙头企业,肉牛销售仅仅依靠集贸市场简单周转,加工增值链条短,产业化经营环节不全。 (二)制约因素经调查分析,导致我县肉牛产业进展不快、整体水平不高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个方面:1、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乡村领导对肉牛产业进展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宽阔前景尚未从根本上认识清楚,对养牛业不重视或重视不够,引导农民顺应市场,调整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积极性不够高,服务作用没有发挥好,大多数乡村的肉牛养殖业仍处在自生自灭的原始进展水平上。二是极少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