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物流业进展现状的评析 [摘 要]中国物流业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配送中心效率低、高素养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物流业的健康进展。为了突破物流进展的瓶颈,一方面,政府要做进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制造者和运行秩序维护者,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加强联合重组和高素养人才的引进,向效率管理要效益。 一、中国物流业进展现状 改革开放 20 多年以来,中国物流业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 (一)物流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目前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通过市场解决,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物流市场主体向多元化进展。众多的国内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脱离了计划体制的束缚,走向市场经济,建立起物流园、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并与国际知名大型企业进行合作、沟通,学习对方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的素养,进行现代物流业的探究,率先迈开步伐,已经初步形成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队伍,物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二)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中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动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截至 2024 年末,中国运输线路中,铁路营运里程 6.8 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 140 万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 7855 公里,沿海港口万吨以上泊位 646 个,民航机场 129 个,航线 1120 条,里程 151 万公里,管道运输 2.5 万公里。货运量总计 135 亿吨,货物周转量总计 43359 亿吨公里。通讯事业方面,公用通信网的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邮电通信网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全国城乡电话网总容量超过 1 亿门,网络规模居世界第 2 位。数字数据网总容量达到 46 万个端口,已具备提供现阶段国民经济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能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专用物流信息网络开始在一些部门和地区建立,一些长期困扰物流业进展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物流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相关物流企业的不懈努力下,进展更加深人而务实。2024 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增幅达到 29.9%的峰值,社会物流增加值增长约 8.4%,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物流一体化为代表的区域物流进展更为迅速,各类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企业群体逐步形成,物流市场日趋成熟,成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