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防治措施论文 【摘要】家庭暴力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家庭暴力的数量逐年增长,持续升温的家庭暴力极大地危害了妇女、老人、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家庭暴力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缺陷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具体问题,并对如何防治家庭暴力也做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暴力,防治措施,社会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和睦安宁是社会稳定进步的基石。在我国,家庭暴力古已有之,只是这种暴力以“家庭”为庇护所,打着“家庭内政”的旗号,掩盖其血腥。家庭暴力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家庭暴力不仅是全球性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国普遍而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造成了受害人生理上、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因此,如何遏止家庭暴力、制裁施暴者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家庭暴力概述 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损害、折磨、推残和压迫等方面的强暴行为,其手段有殴打、捆绑、残害身体、凌辱人格、限制人身自由、遗弃以及性虐待等。施暴者一般为家庭成年男子,受害者一般是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其中妇女遭受家庭暴力最为普遍,也是最为严重。2001 年,家庭暴力第一次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出现在新婚姻法中,但法律本身并未对家庭暴力的含义进行界定。2001 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认为“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常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家庭暴力大体上可分为情感暴力,性暴力,躯体暴力和家庭冷暴力。以上情况若单独发生被称为单一家庭暴力;两种或两种以上暴力同时发生被称为综合暴力。 家庭暴力行为的具体特征如下: 第一,家庭暴力的性质具有非法性。对家庭成员进行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实行其他暴力手段,通常都是非法的。 第二,家庭暴力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实施家庭暴力的方法五花八门,常见的有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残害的手段又有冻饿、火烫、刀划、砍肢、损害五官和性器官等等。 第三,家庭暴力的时间具有不特定性。家庭暴力包括常常性的暴力、持续性的暴力、长期的暴力,以及间或性的暴力,它们在时间上都具有不特定性。 第四,家庭暴力的危害后果具有不确定性。家庭暴力危害后果尽管绝大多数表现为损害,但显然也存在着比损害更为严重的后果—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