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_第1页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_第2页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_第3页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 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我国是 HBV 感染的高发区,约有 1.3 亿人携带 HBV,HBV 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 8%-20%;自 90 年代以来 HCV 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 3%。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常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常常接触者的 23 倍。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意外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常规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是传播方式之一。因此,检验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1.传播途径检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途径有: (1)皮肤破损:带有 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破损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 (2)穿刺:由于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意外损伤,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这种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 HBV 和 HIV 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带有 HIV 的针头意外穿刺皮肤后,HIV 感染的可能性在 0--0.9%之间,平均为 0.4%。而对于 HBV,这个可能性在 6%-30%之间,平均为 18%。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推算,每1000 个艾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 1 例由于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 HIV 感染;而每 1000 个乙肝患者,每年会产生 45 例类似职业性 HBV 感染。由于 HBV 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 HIV高得多,在一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 HBV 感染比 HIV 多得多。(3)粘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可以造成感染。还有被 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污染的、仪器、工作台面等接触,也可以造成感染。(4)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引起感染:在采血窗口或发放化验单时,直接与病人面对面接触交谈,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此外,能引起气溶胶的操作或事故有离心、溢出或溅洒、混合、混旋、研磨、超声以与开瓶时两个界面的分离等。 2.危害因素 (1)血源性危害:调查讨论发现,检验人员被针刺伤占第 2 位。最常见危害较大的职业传染病有以下 3 种: 1)乙型肝炎: HB...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