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预防与控制院感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防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适用范围:检验部门工作人员。3、定义:无4、管理要求:4.1 进入规定 4.1.1 在实验室入口处应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 4.1.2 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 4.1.3. 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4.1.4. 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个人衣物不应带入实验室。4.2.个人防护 4.2.1.工作服 4.2.1.1. 在实验室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 4.2.1.2. 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4.2.1.3. 实验室工作服不应与日常服装放在一起。 4.2.2.手套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与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丢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 4.2.3.洗手脱手套后以与离开实验室前,都应洗手。 4.2.4.其他防护 4.2.4.1. 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损害时,应戴合适的护目镜。 4.2.4.2. 不应再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4.2.4.3. 不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接触镜(隐形眼镜)。 4.2.4.4. 不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4.3.实验室工作区4.3.1.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4.3.2.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安全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4.3.3. 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育物应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与普通垃圾混放。需要清洁再利用的材料,应先压力蒸汽灭菌处理。4.3.4. 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应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参考文献: [1]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 3 版.2024.5、标准无6、流程(无)7、表单(无)8、相关文件8.1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法律规范[S].20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法律规范[WS/T 368-2024].实验室操作生物危害防护标准规程1、目的:预防与控制院感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防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适用范围:检验部门工作人员。3、定义:无4、管理要求:4.1.标本运送和接收的安全操作4.1.1. 标本容器:标本应用防漏的有盖塑料容器盛装,容器上贴标签。将标本容器放入外附化验单的胶袋内,然后将之放入坚实的专用标本运送箱内。保持标本直立,以尽量防止泼溅。4.1.2. 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