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指导老师:肖常磊 实验评分:同组成员:曾丹瑜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容。其最佳效果是反应后能在试管底部附着一层光亮的铜镜。但由于实验条件控制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常常因时间所限,只能将反应的中间产物——砖红色的氧化亚铜误作金属铜展示给学生。师专学生在进行教育实习时,课堂上也常常不能得到附着在试管底部的铜镜,而是粉末状、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如何在课堂上能快捷、成功地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呢?笔者将就影响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最大的因素——氧化铜的用量和使用方法作一研讨。二、问题的解决设想分析: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未能直接得到光亮的铜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氧化铜为固体粉末,与氢气反应,反应需在固相、气相两相间进行,难度较大;二,铜的状态是粉末状,细小颗粒因吸光较多而观察不到铜单质的光亮颜色;三,氧化铜粉末量较多,难于被完全还原成铜,大部分被还原成氧化亚铜,铜单质含量较低,故主要呈氧化亚铜的砖红色。2、实验时间较长,不利于中学课堂演示。猜想:氢气还原氧化铜,氧化铜粉末堆积,中间的氧化铜与氢气接触不完全,导致反应速率慢,所需时间长。解决设想:1、 锌粒的选择: 不宜用纯锌,因为纯锌与酸的反应速度较慢,一样质量的锌粒,圆粒的锌跟酸接触的面积要小于不规则形状的锌粒。所以最好选用纯度不高、形状不规则的锌粒。 2、 稀硫酸的浓度: 实验表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若用稀硫酸制备氢气,硫酸的浓度以 20%或 3mol·L-1 为宜。低于这个浓度,反应速度太慢;高于这个浓度,锌粒会钝化,反应速度也慢。若用盐酸,浓度以 5mol·L-1为宜。 3、 氢气的净化: 锌和稀硫酸作用后,气体中会含有少量水分,会影响实验效果,应除去。所以,应将制得的氢气通过干燥剂氯化钙,便可得到较纯净的氢气。 4、 氧化铜的用量与使用方法: 实验表明,氧化铜用量以涂抹在试管中形成一圈薄层为宜。太少,产生的铜镜面积太小;太多,产生铜镜需要的时间太长,不宜在课堂上演示。氧化铜可选用市售的氧化铜粉末,也可加热分解硝酸铜和氢氧化铜来制备。三、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图准备工作:①根据装置图安装好启普发生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往启普发生器加入约 15g 锌粒,注意不要让锌粒漏到半球体中。为此,可在球体与半球体之间加一带小孔的橡皮圈。在球形漏斗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