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24-2024 年)概况一、规划编制背景与技术路线(一)规划编制背景宜昌市历史上编制过多次城市总体规划,最近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92-2024 年)1994 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批实施,对宜昌市的进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宜昌市自身进展以及在区域中的地位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通过对 1992 版总体规划的修编,从规划政策方面对未来进展作出整体把握。湖北省建设厅于 2024 年批准宜昌市对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于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背景因素有如下方面:第一,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明确了今后 20 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定趋势,要促进城镇化健康进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进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本次规划的规划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因此规划要立足宜昌实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第二,十六大之后,中央提出“科学进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进展原则。城市规划涉及城市中多方面利益,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进展,坚持协调进展,坚持可持续进展,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主要目标。第三,近年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抓紧讨论制定促进中部崛起的规划和措施”等相关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要依靠中央政府的推动,二是要依靠中部地区的自我努力。在“中部崛起”的大目标之下,具有进展优势的城市和地区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有机会通过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宜昌是中部地区独具特色,较有进展活力的城市,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和较好的进展条件,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在国家梯度进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第四,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提出的有关土地和城市规划的政策。主要包括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规划编制和审批,加强资源、环境和生态要素的讨论与保护,建设节约型城市。这对城市的增长方式、用地布局、规划建设均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五,《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24-2024 年)》中提出构筑宜昌都市区,塑造湖北省域副中心的战略构想。湖北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的角度,对宜昌提出新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宜昌市作为湖北省战略支点作用,带动鄂西南地区加快进展。第六,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