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保证股权激励作用合法有效发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中国股权激励制度进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股权激励有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股权激励是通过股权的形式来分配收益、内部人控制问题仍比较严重、资本市场环境尚未完全成熟、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法律法规限制、《公司法》和有关证券交易方面法规的限制、没有特定的税收优惠、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法律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我国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科学、民主的业绩考核制度、建立发达、法律规范的资本市场、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制度性保障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但在我国的实践探究中还存在很多制约股权激励机制的因素。本文就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希望在逐步的探究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保证激励作用得到合法、有效的发挥。 关键词:股权激励;问题;对策 股权激励是通过股权的形式来分配收益,用以激励公司员工(主要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利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根据现代激励理论,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是适合现代企业长期进展的激励手段。从国外的经验和实践情况来看,股权激励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进展与股东价值的增值。 一、中国股权激励制度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对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并实施股权激励进行法律规范。但由于股权激励自身存在的复杂性,我国企业在股权激励的实践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部人控制问题仍比较严重 内部人控制是指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真正控制者或掌握实际控制权者不是股东,而是公司的实际执行者或经营管理者。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转变而来。国家股所占比重相当高,股东大会职能弱化、国有股所有者缺位。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和存在内部人控制的背景下实施股权激励制度,那只能是自己激励自己,或者说股权激励的决策最终受“内部人”控制。假如激励计划不能代表股东的真实意图,就可能被公司管理层所滥用,而管理者在制定激励计划时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就难于避开。内部人控制下的股权激励不仅达不到所有者通过股权激励促进公司持续增长的目的,还可能引发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