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支架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摘要:介绍了带加强筋的 Z 形弯曲件的结构,采纳 1 副弯曲模完成了零件 2 个方向的弯曲和中间压筋的成形。设计的模具结构简单、紧凑,满足了零件成形尺寸、形状精度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Z 形弯曲;加强筋;弯曲模;尺寸精度;安装支架 Z 形双向弯曲件应用广泛,传统生产方法是采纳单工序模成形,工序分散,所需设备和人员多、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现介绍 1 种 Z 形双向弯曲件采纳 1 副弯曲模成形,成形的零件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可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1 零件结构分析 所示为某车型高度阀安装支架,属于典型的 Z 形弯曲件,零件的主要成形工序是弯曲和压筋,有向上和向下 2 个方向的弯曲,Z形中间局部有高 7.5mm、宽 48.8mm、与弯曲线成 76°夹角的加强 筋 。 零 件 材 料 为 Q235 , 厚 度 为 2.5mm , 抗 拉 强 度 σb 为370~500MPa,屈服强度 σs 为 235MPa,含碳量适中,综合性能较好,用途广泛。Q235 属于低碳钢,冲压性能接近于 20#钢,塑性较好,所需冲压力较大,零件未注公差要求一般为 GB/T13914-2024,精度中等。零件 2 处弯曲均为 110°,实际弯曲变形角为70°,零件成形回弹可控。2 模具结构设计 2.1 模具结构方案 方案 1 的模具结构如图 4 所示,待成形零件 Z 形部分面积大的一端放置在模具的托料板上,托料板上设置 2 个定位销,利用零件上的孔对其进行定位。零件成形过程:上模下行,Z 形凸模与定位在托料板上的毛坯接触并将其压紧,上模继续下行,毛坯开始弯曲成形,随着凸模与凹模之间间隙的缩小,毛坯一边向下运动一边向左运动,上、下模合模后,凸模与凹模之间间隙为一个料厚,零件成形结束。(1)由于毛坯开始变形时待成形零件上不需要弯曲变形的部位已经发生了弯曲变形,毛坯在成形过程中向下运动的阻力较大,毛坯沿运动方向被拉长,随着材料状态的变化,成形的零件尺寸一致性较差。(2)毛坯在模具中的放置应保证模具合模方向(上下方向)与待成形零件中部的筋的方向平行,这导致弯曲线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所以凸模和凹模的成形面应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增加加工成本。方案 2 的模具结构如图 5 所示,待成形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是 Z 形弯曲角度(120°)的分中线沿合模方向放置。下模设置定位板对毛坯进行定位。零件成形过程:模具合模Z 形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