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为学在铁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我国大部分事故发生与人的因素有关。在铁路方面,由于员工疏忽、违章和失职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铁路交通责任事故占较大比重。如何破解这些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新时期铁路运输安全?本文从安全行为学的角度,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了深化分析和思考。关键词:安全行为学;铁路;安全管理;应用 当前铁路面临的安全形势依旧严峻,有可能发生造成迟滞铁路进展恶性事故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作业违章、设备不良和应急处置不当等方面,但不论何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人造成的。目前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对人的管理相对传统,与新技术、新设备的创新进展还有较多不适应,在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对“人因”的理解还不透彻,对“人防”的主导作用还不牢固,这需要我们加强安全管理科学的讨论,开展对各岗位员工结构、需求习惯和行为的分析,开展各层级引导、管控方法手段措施的讨论,以此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1 影响因素 当前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的“人因”因素,主要体现在操作行为、工作环境、工作设计、安全培训、群体行为、组织行为、激励行为和安全文化等[1]。1.1 操作行为。工作场所中,个体的知、情、意以及人格特点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都是以其操作行为的安全性为中介的,即作业者最终表现出的操作行为决定了作业的安全后果。因此,对操作行为的讨论更有利于揭示安全行为的内在原因,以便更好地控制不安全行为。经讨论,操作行为具有行为的意识性、系统性和心理动作过程等特点。同时,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意差错和有意违章两种作业行为。如某单位发生轨道电路闪红光带耽误列车一般 D 类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回收工机具时注意力不集中,无意间瞬间短接轨道电路。无意违章当事人往往在事故发生前并未意识到违章行为,在造成事故之后的反思中才意识到违章。操作中的有意违章是指操 2 应用思考 安全工作具有全局性、社会性、长期性、复杂性、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如何应用安全行为学理论,进一步指导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破解不安全行为的密码,减少和遏制作业“两违”事故发生,这需要仔细思考。运用安全行为学原理,关键要做到“八要”。一要坚信事故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如何破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二要树立员工健康是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