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 96 例小儿外科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安全管理)和对比组(常规护理管理)各 48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比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08%77.08%)相对更高(P 关键词:安全管理;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干预 提高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质量,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控,能够进一步保障手术治疗安全,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帮助患儿快速、良好的康复[1]。该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从患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外科手术治疗期间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而实行有效的防控措施,给予患儿优质的护理服务,并需要做好护理管理工作[2]。本讨论通过对 96 例外科患儿手术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探讨安全管理在其中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讨论对象为 2024 年 2 月至 2024 年 4 月期间于我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 96 例患儿,行分组对比讨论(观察组和对比组各 48 例)。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为 25/23,年龄为 2-9 岁,平均(4.47±1.02)岁。对比组患儿男女比例为 25/23,年龄为 3-8 岁,平均(4.21±0.85)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在对比组患儿的外科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在观察组患儿的外科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①安全核查:参考患儿的临床诊断结果,观察其各项体征指标的变化,确认其病情。详细核查患儿的身份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基于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并获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检查手术部位情况,并做好标识。同时进行麻醉安全核查,明确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剂量,评估手术安全。手术医师、麻醉师和巡回护士需要共同核对患儿的信息,并在相互确认后签字。②舒适护理:病室、手术室内部环境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净化室内空气,清除浮尘细菌,减少患儿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将温度、湿度调节至体感舒适的范围内,避开强光刺激和噪声干扰,患儿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有助于减少情绪波动。③安全转运:病区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提前 30min 为患儿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室内需要备好相关器械、仪器、药品及其他医疗物品,并经过严格的检查,室内进行消毒和清洁。完成信息核对后,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并在交接记录单上确认、签字。将患儿安全、快速平稳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