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在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作用 一、人性化管理方式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必定选择和大势所趋,讲究的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安全管理工作要讲究策略方法,切记简单粗放。一切安全行为主体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因素,只有调动起人的安全主观能动性和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殊不知,在生产检修现场,有时一个微笑的服务,一个善意的安全提醒和手把手的督促整改,对于安全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的恰当的予以奖励等,不但可以鼓舞队伍的士气,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一点笔者在基层一线多年经验是深有感触的。当然,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不把安全当回事的“惯犯”要根据制度严管重罚,经济处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让它长点记性外,还要进一步分析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管理原因。安全工作一定要严细实,切记“作秀”走过场,切记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安全检查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造假”蒙混过关应付检查。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一定要绝对的原则办事,实打实硬靠硬的落实安全措施,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和想法,记住,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要刀子嘴豆腐心。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你的一次荒唐行为或默许的一次违章指挥也许会给我们的安全工作带来致命打击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人性化”管理必须与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相统一。 强调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决不是说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更不是说各种制度在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中可以形同虚设、敷衍了事,否则就会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遵章守纪和人性化管理完全是一致的,两者之间丝毫不存在实质上的冲突。恰恰相反,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正是从血的教训和经验中提炼总结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血的教训不再重演。而员工从事各类生产也需要规章制度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生产安全,体现了人性的需要。“严格”两字,重在一个“格”字,这里的“格”,就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只要你在执行过程中不出这个“格”,不管你如何严肃仔细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过去有一句话叫做“严是爱,松是害”,用于说明安全生产过程中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最恰当的诠释。 三、“人性化”管理必须与管理者的模范作用相结合。 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有感领导”和“名人效应”。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就是本单位的“名人”,名人的社会效应是巨大的。当一个头带安全帽,身着工作服,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