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在产房助产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安全文化在产房助产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纳入该院 2024 年 12 月—2024 年 10 月收治的产妇共 140 例,将纳入的 140 例产妇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 70 例,对比组采纳常规助产干预,观察组实行安全文化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 2h 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统计两组助产缺失事件的发生率;观察产妇对助产士的满意度。结果对比组和观察组的分娩时间为(16.12±1.34)h 和(13.25±1.08)h,产后 2h 出血量分别(134.12±18.37)mL 和(101.34±16.20)mL,对比组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分别为 46 例(65.71%)、13 例(18.31%)和 11例(15.71%),观察组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和剖腹产分别为 67 例(95.71%)、2 例(2.88%)和 1 例(1.43%),观察组的分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少于对比组(P [关键词]产房;助产管理;安全文化;助产缺失事件;助产满意度 临床中对产房工作的要求较高,助产士为特别的医疗服务群体,在临床中提高助产士的业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产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产房为进行产程观察及接生的场所。助产士与产妇的接触较多,临床中针对产妇的诊断及处理需由助产士进行推断。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了分娩的正常进行[2-4],安全文化是近年来兴起的,安全行为是受机构信任和对安全态度的影响,可减少从业者的思想及行为,减少出错。在该次讨论中选取 2024 年 12 月—2024 年 10 月收治的 140例产妇为讨论对象,观察安全文化在产房助产管理中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该院收治的产妇共 140 例,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纳入的 140 例产妇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70 例,对比组年龄 22~37 岁,平均年龄(27.12±2.34)岁,孕周36~42 周,平均孕周(40.13±1.28)周;观察组年龄 24~37 岁,平 均 年 龄 ( 26.75±2.08 ) 岁 , 孕 周 38~41 周 , 平 均 孕 周(40.34±1.06)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比组采纳常规助产干预,即产房人员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对产妇进行及时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则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观察组实行安全文化的助产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构建安全文化的管理制度:在产房助产管理过程中,经查阅相关文献及网站,联合过往的产房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