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空气调节》课程教学讨论 摘要:《空气调节》课程具有知识点容量大、机理抽象、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理解难度大,探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本讨论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空气调节》课程进行了改革探讨,结果表明:老师应科学设计好课程内容,多利用动画和 CFD 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实行课后作业考核、出勤考核、知识点回顾提问考核、试卷考核等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对提高《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空气调节》;教学改革;考核改革 1.引言 《空气调节》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在已学习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基础上开设的,作为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矿井热害防治等后续课程的基础。该课程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能力。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煤矿安全就业形势,近年来已有部分学生从事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空气调节》这门课程具有知识点容量大、机理抽象、实践性强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反映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且不能与具体现象相结合。因此,探究和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空气调节》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多利用动画和 CFD 软件制作课件、采纳多元化方式考核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 2.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学生采纳的教材是赵荣义教授主编的《空气调节》(第四版)。由于学时较少,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空气的热湿处理、空气调节系统、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等[1]。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前期所学课程中缺少建筑结构及建筑环境方面知识的介绍,致使学生在学习空调负荷计算时比较吃力,因此,老师要科学设计《空气调节》的课程授课内容,抓住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基础,删繁就简,着重讲授那些学生基础薄弱的知识点。比如湿空气的焓湿图几乎贯穿整部教材内容,利用焓湿图可以确定湿空气所处状态、查找湿空气其他状态参数、分析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以及确定不同湿空气混合后的状态等,所以焓湿图中各个等值线的含义需要着重讲授,并详细阐述焓湿图的应用。老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要确定《空气调节》课程中哪些内容应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做到合理分配。 3.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