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纲要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学纲要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会忽视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形式,将个人主观意见强加于幼儿;没有做到真正倾听幼儿每一句话,分析他们的想法等。通过今日听周丛笑老师对新《纲要》的基本结构和指导思想的讲解后,新《纲要》则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爱”“乐意”等词语,这既突出了对幼儿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进展的重视,也体现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理念,这样一来使我更加明确“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这一准则。也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老师教育教学与幼儿之间真正的关系。在接下来的教学管理中,我还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幼儿学习兴趣为目标,正确引导幼儿学习。 常言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指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幼儿期是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身心进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应该在一种轻松、愉快,并且适合他们的环境中积累知识经验、进展智力,而这个过程中“培育学习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这时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为幼儿只有充满兴趣,才可能做到坚持不懈地去探究某一件事。 二、善于观察,做好幼儿的支持者。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老师不该只进行横向比较,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坚持鼓舞幼儿,努力了解孩子,给能力较弱的幼儿投去更多关爱和鼓舞的目光,会使他们更有自信。并与家长做好沟通配合工作,使家长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家园共育,使幼儿得到提高和进展。 三、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幼儿的合作者。 这个问题值得老师们注意!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所学内容是否学会,画得像不像、算术题是否作对,注重了幼儿学习的结果。而这样的结果是:要么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幼儿却被动压抑、失去了学习的欢乐和学习的主动性;要么幼儿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自尊心受到损害,从而厌倦、消极甚至放弃。两者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人格成长都非常不利。老师不要用自己的态度思考和要求孩子,因为幼儿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有他们成长的规律和要求。在教学中,老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尽量做到轻松、愉快,创设幼儿喜爱的学习方式,如:游戏、讲有意义的故事来吸引幼儿,并在活动中做好幼儿的合作伙伴,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共同完成,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帮助能力较强的幼儿更有所提高。培育幼儿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