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意见管理论文 为适应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1)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展阶段。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育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宽阔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5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国家政治稳定,经济进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派生机勃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宽阔青少年的成才和进展展现了宽阔的舞台和美好的前景。近年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学校德育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究前进,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培育合格人才,促进学校改革、进展和维护学校、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宽阔青少年学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改革开放的进程,希望祖国早日强盛,同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成才的愿望和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努力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因势利导,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3)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