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 把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事态度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形成态度决定一切的共识,培育学生冷静分析、客观评价、勇于担当、敢于改正的习惯,如对于学生发生纠纷,产生矛盾,造成打架斗殴,甚至群体性事件,要让学生端正态度、摆正心态。让学生领悟:面对问题,就是摆明态度,态度一变,问题不见,态度一变,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定会出现。 二、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行动 落实具体行动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具体行为反复教育,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把习惯的养成落实具体行动中。 (一)通过培育好习惯来改掉坏习惯 习惯养成教育把老师工作重心定位在实际行动纠偏上,反复的良好习惯培育训练是改掉陋习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如学生卫生习惯不好,总是乱丢乱扔、内务整理不齐、个人物品乱摆等,对于这些问题只需组织班委负责监督,让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反复做卫生即可,让他们在实际做的过程中体验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和优美环境下生活、学习的心旷神怡。 (二)实事求是,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 老师往往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说少了怕教育不到位,说多了怕学生嫌烦而适得其反。其实,在学生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老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在这里有一个标准:“话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正比;“行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反比。也就是说,小问题,多做少说;大问题,少做多说。 (三)落实行动的有效监督 没有监督的行动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更会使整个习惯养成教育形同虚设,因此,在行动教育的具体规划中,要实现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要科学、合理设计方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任何不良行为都是要通过具体行动来弥补的,在纠正训练中养成习惯,同时,在初期行动教育的时候要不打折扣,要注重小事,逐渐推动。 三、建立健全、法律规范的考核制度 法律规范考核制度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把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中,贯穿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做到处处有制度标准、时时有考核检查、事事有反馈整改、人人有提高完善。 (一)健全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对学生是一种约束,一种引领,是学生进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他们惰性比较大而自制力相对不够,假如没有有效的强制性约束可能会使他们的陋习不改。建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