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培育的课程设计方案讨论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的学校健康教育人才,现任学校卫生保健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学校健康事业进展的需求。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市首个为中小学校培育健康教育老师的本科专业开始招生。本文根据办学2年多来对专业内涵和人才培育方案的不断深化讨论的成果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惯例,从学校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岗位任务和核心能力分析出发,对以能力为基础的本科层次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培育的专业课程方案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学校卫生保健;健康教育老师;课程方案;本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力培育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目前已形成了国家形式的健康教育课程认证和职业标准[1],而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学校健康教育师资。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第一个为中小学校培育健康教育老师(早期称为卫生保健老师)的本科专业在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4年制本科学生217名。本文拟在理论讨论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和岗位任务调研为依据,以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培育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分析 1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各中小学校应根据学生人数600∶1的标准配备学校卫生保健人员。2013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的调查显示,仅有26%~55%的学校能达到这一要求,而且现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近半数由学科老师兼任,并无专业教育背景[2-3]。2011年马迎华等[4]对我国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现状调查也发现,全国大多数学校都达不到600∶1的比例要求。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匮乏是制约我国学校健康工作顺利进展的瓶颈问题。 12学校在职健康教育人才质量堪忧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健康工作的实施主体(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素养不高,年龄老化,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状。2012年上海市对1478所中小学校的普查结果显示,现有1844名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医疗卫生专业背景的仅占503%;本科学历的占304%,专科学历的占425%,专科以下达171%;31~40岁的占335%,41~50岁的占304%[5]。2002年我国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体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