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进展促进讨论 摘要:当今提倡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而“体”作为学生进展的物质基础,是全面进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作为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任务承担着一定责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发现目前学校体育存在12年体育课程学生无法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大课间的活动形式单调乏味、课外体育活动形同虚势、学生校内无法满足锻炼1小时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的不断下滑等问题并给予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16年发布以来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纲要》中明确指出:使我国青少年儿童熟练掌握1项以上的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20年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提升至25%。虽然国家对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高度重视,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使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成为一座“孤岛”,“孤岛”式体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步履维艰。因此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阳光体育活动进行讨论与梳理、实地观察讨论,发现破解“孤岛式”体育教育这一问题,为学校体育的进展与创新提供更为新颖的思路。 1.目前学校体育所存在的问题 1.1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作为学生校内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培育体育锻炼习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毛振明[1]则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依旧无法熟练的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原因就在于,体育老师在体育课程中忽视了体育是一门需要通过不断地获得直接经验才能有深刻感悟的这一特征。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老师什么运动技能都要教,学生则什么运动技能都学,老师最终成为什么都会教的“万金油”,学生则博而不精,这完全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背道而驰。体育课上,身体素养练习就是单纯的身体素养练习,学习运动技能就是单一的运动技能练习,无法将身体素养、运动技能与体育游戏相融合,单一、枯燥的体育课程内容使学生无法理解的体育的兴趣。枯燥无味、简单重复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失去了兴趣,因此就出现了在体育课上学生站的多,动得少,一堂体育课甚至能不出汗都不出的现象。体育课除了需承担教授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等的重责之外,对于培育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体育锻炼行为也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