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和谐进展策略论文 随着时代的进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正日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人民群众从来没有象今日这样高度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培育。就我县的整体情况看,由于地域条件、城乡经济差异、人们的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全县学前教育进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城乡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师资队伍、办园水平等方面有很大差距。如何才能缩小这一差距,使农村孩子也能接受一流的保教服务,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同步提高?几年来,我们大胆探究,充分发挥县域内各级先进园所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我县学前教育均衡和谐进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先进园所的“激励”作用,加快园所建设步伐 园所建设是一块“硬骨头”。我县是财政困难县,仅仅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先进园所的激励作用,积极探究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投资体制,提高园所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1、以先进园所富有生命力的投资体制,推动园所建设 园所建设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入体制。我县实验小学、西关小学幼儿园是较早通过省级法律规范化验收的幼儿园,他们在建园过程中探究了“股份合作制”的投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学校控股、老师参股、委托办学、自主进展、利益共享”。这种投入形式,为园所筹集了必需的建设资金。我们鼓舞他们用足用好政策,根据省定标准收费并用于幼儿园的再进展,极大地改善了办园条件,为提高保教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带来了高收益和好生源,获得了进展的主动权。先进园所的办园实践证明,“谁先进展,谁先受益;谁高投入,谁高收益;谁快进展,谁就有优先权”。这一被市场经济印证了的真理,给那些举棋不定、踌躇不前的校长和村干部们树立了信心,纷纷加入到园所建设行列中来,涌现出一批高标准的乡镇中心园、村办园。如东疏镇、华丰镇等乡镇都分别投资 100 多万,建起了高标准的幼儿园。 2、以布局调整的“领头雁”,带动全县幼儿园规模效益的提高 学前教育进展的实践证明,由走读式向全日制、寄宿制迈进,进而探究 0—6 岁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的模式,是学前教育进展的方向。而实现这一目标,规模办园是前提。为此,我们对全县学前教育的进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全县幼儿园布局调整的意见》、《全县幼儿园第二轮布局调整的意见》等文件,实施“三高”、“三定”战略。“三高”指园所建设要“高投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