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思考 一、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总体表现 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现状进行深化分析后发现,以专业课程安排为基础和前提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还面临着诸多不足和挑战,具体有四方面:一是,课程安排分配不均、内容关联性小、任务型和操作型的内容过多,以音乐院校为例,假如专业能力不足、素养不够,则很难消化这些音乐知识,并合理编辑应用将其转变成各种有趣的教学行为,被幼儿所接受。二是,学科类别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代沟加深,从学习角度看,音乐课程中的弹、唱、舞、教、编等各环节都是相通的、相互配合的,但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可能略有不同,未必能够完全适应、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和想法。三是,学生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自身素养与能力都够,但是不具备老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只一味模仿,没有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幼儿的教学特点。以上问题的出现,既是学前课堂教学与现实教学实践脱节而产生的,又是现代教育环境和条件所造成的,所以急需从人才培育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和行为入手,切实解决处理。 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对策思考 (一)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学校既要突出学前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还要合理配置、应用已经存在且正在开发的教学资源,沿用和延续传统音乐专业的设置方式和内容,以迎合学前教育教育素养及基本要求。课程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学前教育的现实环境和主要对象,依靠学科之间的配合和应用,挖掘、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机制,包括说、弹、唱、跳等多让学生实践和感受,或是围绕幼儿的生活特征及表现,把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逐一解决。在实践能力开发上侧重于教学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的推广,因为当学生进入教职岗位之后,教学行为才是学生真正能够发挥或展现出来的能力。因此,现阶段课程体系应当向职业化、操作化转移靠拢,而不是一味固守专业化和素养化。 (二)引用新形式教学模式和技术 艺术类教学内容偏重于自由化的教学模式和技术,但目前由于模式和技术还没有得到完整创新,所以在教学模式和技术上,依旧需要寻找成熟、可靠的教学项目。如:依靠多媒体课件,建立网上授课平台,学校可以鼓舞学生到这个平台上“益讲”,主要是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术。老师也可以利用学生讲课的视频资料和信息,找出学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