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城市建设数字化案例讨论 一、讨论背景 (一)数字化学习概述 数字化学习可以实现资源的全球共享,它的出现使得学习不再是仅仅在学校完成的事情,人们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环境。 1.数字化学习的概念。所谓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使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自主猎取和学习数字化资源、进行互动和沟通的过程。 2.数字化学习的特点。首先,数字化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自主自发的猎取学习资源,根据个人需要有选择的猎取知识。其次,数字化学习能够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学习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与其他学习者沟通与协作,创设网络学习共同体。再次,数字化学习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学习者随时随地可进入学习环境。最后,数字化学习有利于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3.数字化学习的要素。数字化学习包含三个要素: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手段[1]。其中,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进行数字化学习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设施、工具、平台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工而成的供学习者使用的学习资料,如视频、音频等数据;数字化学习手段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环境猎取学习资源所使用的方式或方法,如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 (二)学习型城市概述 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具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但它在 1992 年哥德堡会议被 OECD 给予了新的内涵。OECD 认为,城市在促进学习方面处在一个特别的强势地位,人们的学习与他们所处的直接环境相关,60%的 OECD 国家的人们生活在城市;城市提供了一个框架,为支离破裂的和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供了连贯性;城市为社区主导的学习和社会行动提供了一个焦点。 1.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它以市民自我完善、自我素养提升为目的,以城市居民为中心,以城市整体进展目标作为每位居民的奋斗目标,帮助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为,建立开放的终身教育系统和网络,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培育和造就大批高质量的各级各类人才[2]。虽然在每个地方的特定的模式是不同的,但学习型城市有一个共同的议程:成人与学习机构的协调;为提高学习的访问的策略;对当地经济的相关教育和培训战略;教育部门之间的联系;学习和社会参加之间的联系[3]。 2.学习型城市的特征。综合已有的讨论成果,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首先,公民学习意识普遍增强,即每位市民、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