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孟子的民本思想探讨论文

孟子的民本思想探讨论文_第1页
孟子的民本思想探讨论文_第2页
孟子的民本思想探讨论文_第3页
孟子的民本思想探讨论文 一、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在孟子以前,孔子就主张在经济上惠民。他说:“养民也惠。”(《论语·公冶长》)“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首先应该富民、惠民,给人民好处,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得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惠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英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去引导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制民之产”是使百姓拥有固定的产业,即“恒产”。有了“恒产”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犯上作乱了。所以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假如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再加以处罚,这就等于陷害。所以说,英明仁德的君主应该首先使人们有固定的产业收入,这样百姓就会有“恒心”.就可以安居乐业,进展生产了。 要使百姓有“恒产”,就必须从划分土地界限开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汗吏必慢其经界。经界即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就是说,假如田界划分得不正确,田地的大小就不均匀,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也就不会公平合理.所以暴虐的君主和贪官污吏就要打乱正确的田界。假如田界正确了,给百姓分配田地,都可以毫不费劲地作出决定了。在这里,孟子看到,土地界限划分的重要性,认识到田界假如划分不正确,暴君汗吏就会大肆兼并土地;土地被大量兼并,百姓就会失去“恒产”流离失所,以至于违法乱纪。 在如何正确划分经界的问题上,孟子主张实行“井田制”照孟子所说,“井田制”就是国家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块,每块一百亩,九块一组,排列成井字形。在一组中,中间一块是公田其余八块为私田,授于八家农民使用。八家农民合力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