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关于存贷比(LD)去留的争论颇多,主要是因为一旦引入巴塞尔协议 III 中的两个新的流动性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后,LD 的去留自然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2]。 本文具体分析这三个指标的在关联和各自优缺点。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现有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特点,本文提出,为了有效管理和监管银行流动性风险,LD 仍然有维持的必要;LD 具体计算时,分子分母项可以审慎调整,但任何调整都应该要反复论证,以防新的监管套利和市场扭曲行为的产生。而 LCR 和 NSFR 两个新指标引入以后,还需要相当一个时间不断验证,以确保其能够真正发挥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作用。 定义与计算公式 1.存贷款比(LD)是指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间的比率,它用来反映银行总体流动性状况和存贷款的匹配情况。 *LD 的计算公式为:各项贷款余额 / 各项存款余额 其中各项存款是指填报机构吸收的单位和居民个人的存款,主要包括企业存款、私营与个体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保险公司存放等。 各项贷款是指填报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等。 LD 的监管要求为不高于 75%。 2.流动性覆盖率(LCR)是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除以未来 30 日的资金净流出量,它主要反映短期(未来 30 天) 特定压力情景下,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 *LCR 的计算公式为:流动性资产/ 未来 30 日资金净流出, 其中流动性资产 = ∑各类流动性资产金额 * 折算率; 未来 30 日的净现金流出 = 现金流出量 —min (现金流入量, 现金流出量的 75%)。 LCR 的监管要求为不低于 100%。 3.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是计算银行一年以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它主要衡量一家机构在特定压力情景下,可用的长期稳定资金支持业务进展的能力。 *NSFR 的计算公式为:可用的稳定资金 / 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其中可用的稳定资金(ASF) = ∑各类权益和负债 * 相应的 ASF 系数; 所需的稳定资金(RSF) = ∑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暴露 * 相应的 RSF 系数。 NSFR 的监管要求为不低于 100%。 异同分析 LD 主要通过控制存款和贷款业务比重来控制银行的主要资产负债结构, LCR 与 NSFR 则分别用来反映压力情景下银行的短期与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状况。 相对于 LCR,LD 与 NSFR 更偏重于控制银行的资产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