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论文_4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论文_4_第1页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论文_4_第2页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论文_4_第3页
存款保险制度讨论论文 摘要:文章从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基础及功能的阐述,结合当前我国金融行业风险状况,对于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初步讨论。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创新金融风险 一、引言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保险机构,投保成员机构定期向保险机构缴纳保费,当投保成员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者代替破产机构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人予以赔付的制度。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 1/3 的银行破产,倒闭商业银行超过 9000 家,严重影响了金融体系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基于这一背景,美国国会于 1933 年通过《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Act)和《国家住宅法》,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ESLIC),标志着现代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此后,许多国家引入了这一制度。加拿大于1967 年设立了存款保险公司;日本于 1971 年颁布了《存款保险法》,并于同年成立存款保险公司;联邦德国于 1976 年、英国于1982 年比分引入了存款保险制度。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一部分进展中国家也设立了这种制度。目前,已有 72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台湾地区于 1982 年颁布了《存款保险条例》,由台湾“财政部”会同“中央银行”于 1985 年设立了“中央存款保险公司”。香港行政区在 2000 年就为建立自己的存款保险制度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并在逐步真正落实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几起国内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事件之后,现已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列入金融改革和进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中国金融业加大金融深化与开放程度,经济的货币化、金融化、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的风险累积就越大,公众储蓄存款损失的概率也越大,加之中国加入 WTO 后,面临国际金融机构的挑战,必须快速健全金融体制,特别是包括市场的退出机制,因此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势在必行了。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 1.关系的有偿性和互助性。存款保险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有偿的,即只有在投保银行按规定缴纳保险费后,才能得到保险人的资金援助,或倒闭时存款人才能得到赔偿;另一方面又是互助的。即存款保险是众多的投保银行互助共济实现的,假如只有少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元素商铺+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挑选合适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