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的传播学论文 一、着眼于未成年人进展和大学生素养教育 中国大陆地区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讨论始于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课题讨论和试点运行,2024 年,教育部将媒介素养课题列为新闻传播类的重点招标课题。2024 年 10 月 10 日中国大陆首个媒介素养网站/由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正式创建、开通,网站包括媒介素养讨论、媒介素养调查、媒介素养实践、媒介素养动态和媒介素养资料等栏目。2024 年12 月 12-13 日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24 媒体与未成年人进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发布了《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讨论》,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中开展媒体素养教育。主要观点分布在受教育的主体、面临的问题、媒介教育的内容、媒介教育的任务讨论和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 1.受教育的主体: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因该首先从高等院校起步并设立独立的课程,其核心是培育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① 2.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媒介教育面临着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教育的平台的问题,不仅是推动青少年素养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② 3.媒介教育的内容(对非媒介人员)讨论媒介信息、讨论媒介、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身的进展和进步。③ 4.面临的任务:创建传媒教育学科点,探讨和讨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问题;争取国家的支持以成就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加速培育专业人才。 二、媒介系统变局——行业生态系统 2024 年,中国大陆的报纸达 2400 多家、杂志超过 8000 种,广播电台 1500 多座,电视台超过 1000 座。④中国大陆的传播市场已从卖方(传者)市场转变为买方(受众)市场。因此受众的选择既是传媒的压力,也是传媒竞争的焦点。而受众选择媒介的或然率正比于媒介接触的报偿,反比于费劲的程度。对于传者,资讯的表现形式、快餐程度以及易得程度,是传播产品能否大众化的品质要素。因此,传统媒体(尤以电视媒体为重)的传播对策日趋取悦受众并商业化;传播内容的文化、知识日趋稀释而娱乐化;媒体对于受众的需求,迎合少于引导,导致受众满足于阅听的快感一次性地消费资讯,而不是丰厚自己的文化思想积累。 正如社会学家拉斯非尔德所说:“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假如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传媒产业的平民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