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困境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困境_第1页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困境_第2页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困境_第3页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困境 摘要:自从 1980 年廖乃雄先生作为中国大陆奥尔夫的“第一传人”,首次向中国内地音乐教育界介绍奥尔夫教学法之后,这个西式教学法便受到教育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师生的欢迎和喜爱。经过几十年的推广和进展,时至今日这种教学法已经演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尔夫教学法。然而,在学校音乐课堂的应用中,却面临着很多的难题和困境。本文以文献的收集和走访一线音乐老师的方法,梳理出了奥尔夫教学法在学校课堂中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中国特色;教学困境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概述和教学过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形成于上世纪 20 年代初,主要包括“声势”教学、节奏旋律练习、音条乐器和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奥尔夫的课程是建立在一种称为元素性风格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和学习的元素性风格与其他音乐学校普遍所采纳的主题-逻辑-内容方法的课程形成鲜亮的对比。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过程”这个词至关重要,关键在于探究和体验。最初探究的音乐要素是极为简单的,几乎以原始粗疏的方式呈现。随着亲身体验的参加,这些要素会逐步地被提炼、升华到更为复杂的探究与体验中去。教学过程有空间的探究、声音的探究、曲式的探究、制造的模仿、个体到合奏(合唱)团和音乐的识读。动作是奥尔夫所有教学法的基础和基石,对孩子们能够歌唱、演奏、随乐舞动才是奥尔夫教学方法的最终目标。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国内进展情况 1980 年,廖乃雄与奥尔夫先生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回国后的廖乃雄教授首次向中国的音乐教育界介绍了《学校音乐》(oerff-Schulwerk),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廖乃雄教授作为中国大陆奥尔夫的“第一传人”对于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中国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除了撰写相关文章外,还到各地讲学、举办培训班、翻译及创编教材等等。1984 年他在上海首次举办了奥尔夫音乐教育讲习班,在这个基础上培育除了第一批奥尔夫教学实验的老师。廖乃雄教授还组织了中国学子远赴萨尔斯堡奥尔夫学院学习。1993 年,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2024 年 7月“广州海婴奥尔夫咨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第一家以奥尔夫命名的文化教育企业。2024 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奥尔夫音乐教育讨论中心”这是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并于当年举办“奥尔夫音乐老师师资培训班”活动,机会两年内举办三期,每期十天。在我国,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帆文传+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店铺,各类公文供您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