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态度与能力讨论 【摘要】教育是兴国之本,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大学生的期望也日益增高。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进展。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成为热点话题。本文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 200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高校教育;大学生进展 1 引言 教育应该成为满足人才需求的根本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与增强学生素养密切相关的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培育这个议题。我国很早就意识到了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培育的紧迫性,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在学习能力培育和态度养成环节等存在很多待改善地方。面对我国高校当前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以及教育上的进展新趋势,推动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进展的急需考虑的问题。关于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问题的讨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美国密歇根大学的 Pintrich 教授[1]提出:设立标杆,并自我监测、自我调试和自我支配,这些是大学生应该自主做到的,因为自主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过程。Kush[2]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会随着年龄的不断提高,与成绩的关系愈加明显。鲁娟[3]以 1640 位军医大学的学生作为讨论对象,讨论表明学习态度与个体的专业兴趣为明显正向作用关系,对专业愈有兴趣和钻研爱好,相应的学习态度愈加仔细。唐曦[4]通过量化结合质化的方式,发觉,同辈群体在小团体背景下,同辈的意见领袖对学习态度和氛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刘惠娟[5]以 302 位在读大学生为讨论对象,发现学习态度与自我效能感为明显正向作用关系,且学习态度能被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预测。 2 调查目的 (1)认知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助于老师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2)唤醒大学生的学习意识(尤其对于荒废了学业的同学)。(3)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和效用受学生不同的态度和能力的直接作用,因而对今后学生在社会上的综合进展和个人竞争力产生影响。通过本次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对比,分析调研结果,使学校更加了解当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态度,并改进教学模式。 3 调查设计 3.1 调查方法。本讨论实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 200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采集的是初级资料。结果的取得是通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