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亚聪慧”——现代人的第四项修炼中国大学生策划能力训练教学计划一、课程意义2024 年初,在北大讲坛《策划改变命运》系列讲座上,世界商务策划师联合会(WBSA)中国秘书处主任周培玉教授首次提出 —— 策划是人生的“第四项修炼”这一世纪命题,指出策划是现代人继外语、计算机、驾驶之后的第四项社会生存技能。也就是说,现代人除了掌握一门专业之外,还必须同时具备参加竞争的策划技术。“第四项修炼”命题的提出,其意义在于: 一、普及策划将推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企业、组织乃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假如能使策划普及,必能缓解社会对于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二、策划能够使知识快速地转化为技能。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在于现行教育体制无法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企业永远不缺就业的岗位,缺的是与这个岗位标准相匹配的人才。学习并掌握策划技术,不仅可以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大脑,而且为社会竞争力的提升开辟了一条捷径;三、策划可以有效提升全民创新素养。中华民族的强盛并不取决于能为世界加工或生产多少产品,制造多少进出口贸易,而是全民的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能否真正提高。换言之,中国只有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大国,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强盛。历史的进展进程,需要全民拥有和掌握创新的科学和艺术,而策划一旦被全民所真正拥有,中国智慧必将成为新经济的引擎,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宝。四、“第四项修炼”着重解决个人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问题,也为今后企业和组织打造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组织(即进行“第五项修炼”和“第六项修炼”)提供了一种应用型工具。 “第四项修炼”的意义还在于:人生即经营,人的一生是经营的一生,总统的主要任务是经营国家,市长的主要任务是经营城市,老板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企业,而个人主要是经营自己,其实都是一回事,无非是经营的规模、经营的对象不同罢了。 儒家的杰出人物曾子在《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用今日的话来说,意思大致是:大学的道,首先在于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深化民间做好亲民的工作,最终达到极其圆满的境地;自古以来,要让天下的人都明白明德的修养,那么君主首先要把国家治理好;要想治国,先要做到家庭和睦、兴旺;要想治家,先要修身养性;要想修身养性,先要做到心正无斜。古人做人做事的理念...